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愿得一心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管他如何,反正自从自己与刘坚暧昧开始,可能一切因果便以种下了吧!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庭院北墙再无琴音,但安静空气中,似乎有一熟悉女声,在念着《白头吟》,一字一句,不断浸透着伏泉心房,此心难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今日要去光禄勋官署,伏泉便直走向麾下诸将的院落,还未进去,就听到一连串的暴喝声及兵刃相击声,不禁失笑,这帮武夫吃饱了就会比拼吗?

    一见伏泉到来,诸人纷纷停下,伏泉望之却是关羽与公孙瓒在对打,其他人除了赵苞、苏不韦不在,都在观望战况,此时公孙瓒衣袍已被划出几道破损,而关羽依旧捋着胡须老神在在的装逼,孰胜孰弱一眼便知。招呼了众人,等公孙瓒换了衣袍,便一起出门,直奔光禄勋官署而去。

    当今光禄勋名曰袁滂,字公熙,陈国扶乐县人。若只看籍贯,也许旁人会以为其与汝南袁氏无联系,那便错了,其实两者联系甚大。

    东汉开国功臣袁良有两子袁昌与袁璋,两人年龄差距很大,后小儿子袁璋从陈国阳夏县迁居到扶乐县,袁滂即为其后人,而大儿子袁昌则从陈国阳夏县迁居到汝南郡汝阳县,自袁安发迹,便形成著名的汝南袁氏。这时候,汝南袁氏可比陈国袁氏出名多了,当然若论长久,陈国袁氏后裔历仕魏晋、南北二朝,直至隋唐不衰,可比汝南袁氏后裔风光多了,而袁滂能得今天这般高位便与汝南袁氏脱不开关系。历史上两家后辈相交者甚多,袁滂之子袁涣便与袁术关系密切,后来汉末更是出仕于袁术。

    光禄勋官署里,袁滂闻属下报赵苞、伏泉前来,脸色一变,未发一言。在场众人都是心思灵活之辈,联想自家上官与汝南袁氏的关系,立刻就知道袁滂为何如此,不过并未有人出声,毕竟两方都是他们惹不起的人物,还是不要多管闲事,免得引火烧身。

    伏泉入了官署时,心中亦是忐忑不安,毕竟自己可是狠狠的将汝南袁氏外朝、中朝领袖,于朝堂折辱了一番,现今成为了袁滂部下,不求被重用,只要这位能如同其于朝堂表现一般便好了。

    “拜见袁公!”众人见了袁滂行礼道。

    袁滂看了眼面前赵苞、伏泉,以及其身后众人,脑中思索万千,终是起了身来道:“诸位皆乃大汉勇士,不需如此。”

    ——————————————————————————————————————————

    步摇:取其行步则动摇而名,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西汉时在西域地区有其雏形进而吸收创新而来,约在东汉时经燕传入辽西,后又向东传入高丽鲜半岛及日本。

    《白头吟》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