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弩在手何惧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射时准星与射程不如平射那般准而远了,因为对面密密麻麻而来的鲜卑骑兵,此时就是一个个密集排列汹涌而来的活靶子,无论是马匹还是骑兵,只要不幸被弩矢击中,便一定会被重矢那巨大的威力,以及骑兵向前冲锋的惯性所击倒,无数骑兵就此被钉在马上,最终湮灭于滚滚前进的鲜卑军里,被后方涌动的鲜卑骑兵踩成烂泥。

    这便是强弩的威力?

    位于汉军后阵的伏泉愣神的看着前方倒下一片的鲜卑骑兵,呆滞莫名,不由暗暗陪陪古人的智慧,这等强弩之下,与游牧民族堂堂正正决战,有何惧之?

    一轮矢雨之后,这些汉军精锐,立即快速换装弩匣。不过无论他们如何熟练,换装后再张弩发射费时太多,到十数息后,才开始第二轮矢雨,而鲜卑骑兵这时早已前进了不少距离,按这速度,相信最多几轮便可至阵前。

    这就是弓与弩于战场上最本质的区别,弩射速低,一个弩兵射出一支矢,另一个普通弓兵,说不得已是两、三轮箭雨落下,对于需要用密集火力造成敌人杀伤的远程部队来说,弩兵这一点无疑鸡肋了。不过,强弩在战场上巨大的穿透力、杀伤力、破坏力,以及那远大于硬弓的射程还是让他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晁错在《言兵事疏》云:“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便有此意。

    当然,他们这般速度却算是百里挑一了,普通人接触较少与其相比真是难以项背。盖因自东汉立国罢免天下材官以后,三石以上强弩早已藏于中央武库以及地方郡守武库,其他县城只有三石以下的弩机,因此除非像他们这样精选而来的汉军精锐日夜练习,否则旁人善用强弩者寥寥无几。

    ——————————————————————————————————————————

    回答某盗版读者引发的几个书友质疑,关于地方县城是否拥有强弩的问题,我认为东汉对除了险关要塞,以及大郡治地以外,普通县城武库里是不会有三石以上强弩的,至于为何,一方面是因为东汉以胡治胡的政策失当,北匈奴之后鲜卑崛起,东汉败多胜少,所以对于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强弩如西汉初期的“马弩关”一样,禁止流通,地方武库管制严格,另一方面,也是削弱郡国武备后,地方空虚,害怕这些东西流落到宵小手里,引起动荡。

    当然也不排除弩的重量重,构造复杂,技术含量与制造成本比较高,大量制造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而东汉初期民生萧条,国力不济,裁撤天下材官,为了减少军费开支,限制弩兵发展也有可能。

    《后汉书·陈球传》中言陈球在任零陵太守,防守乱贼叛乱时,“乃悉内吏人老弱,与共城守,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所杀伤众。”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郡太守,守城时竟然要自己临时制作床弩守城,文中说的很明显,“给粗大的木头安上弦作成弓,把长矛装上羽毛制成箭”,是否可以说明东汉以后地方郡县武库强弩少有,不然何为一郡太守都要临时制造?我这么认为可能只有中央军和边军军团才会列装。

    柳城只是几万人小县城,在我想来不会配备的,边郡可能也只有郡治所会配备强弩,但也不算多,毕竟东汉对外战争里,弓弩比重虽然多,但多为弓兵居多,因为弓兵廉价,射速快,弩兵只能作为辅助兵种,这是我的想法,各位尽管提意见,但别像那位没粉丝值的盗版读者一样,半句话不离脏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