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绣楼里的女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里的漂亮多少倍!得意之余,我又要做大家谁也没见过的睡袍,对着书本依样画葫芦地剪裁停当,结果才缝好一道边就被家人如期送进了医院。

    小生命的降生,喜悦和幸福远远超出当初的预期,而之后的忙碌和充实也超出了预期。都说养儿防老,其实当初谁想过是为防老呢?单单抚养孩子的那种快乐就足以令人满足了。尘世上熙熙攘攘的名和利,战争与瘟疫,社会热点,文学先锋,甚至是亲如姐妹的闺密们所有的所有,都被关在了耳朵外面,眼睛里只有那小小的花蕾般的孩子。朋友们说那是我与世隔绝的一段日子,可有谁知道那段岁月里我的生命正如花般绽放?当然也有忙乱的时候,但那节奏依旧是舒缓的,没有压力,身心舒展。孩子睡着的时候,我还继续做我的女红——爱极了这个词,爱极了母亲做的花棉袄、虎头鞋、小褥子,爱极了便自己动手做。最爱做的是小鞋子,但做过几双之后,便觉得虎头鞋不够雅致,母亲带来的花样又太常见。正巧先生从北京琉璃厂给我带回来十套剪纸,里面的葡萄给了我创作灵感——呵呵,用这个词不过分吧?用明黄的缎子做鞋面,翠绿的丝线绣掌形叶片,深紫的丝线绣葡萄。挑针,偷针,绕针,嘟噜噜一串葡萄绣好,再在每颗葡萄靠近圆头的地方以白线绣出光晕,金线勾出轮廓,葡萄便饱满欲滴得令人垂涎了,结果连我那从来不肯夸儿女的母亲也笑微微地拿了那双鞋去给邻居们传看。

    现在想起这么多,想得这么细致,是因为再次感受到那种沉迷,那种惬意,那种与世界两不相知的慢节奏的魅力。真的,面对那些传了多少代的样范,轻抚那些明媚鲜艳的丝线,看亮闪闪的银针在经线与纬线之间的空隙里进进出出,看一朵朵花一片片叶一颗颗葡萄慢慢浮现,会有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回到了百年前千年前,仿佛就是那独坐绣楼的女子,在岁月里恬静安然,喧嚣纷扰远成了天边的云,欲望躁动淡成了窗外的风,生活是莲叶上一枚澄澈圆润的露。

    幸福的定义,迄今为止没有定论。绣楼里的女子是否幸福,人们也揣测过好多。“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的崔莺莺,走出绣楼盘桓寺庙之际与那张生暗度了陈仓,在王实甫的西厢记里这是幸福的一节,可在元稹的莺莺传里,莺莺终究还是被“弃置今何道”被张生斥为“尤物必是妖孽,必须忍心抛弃”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不过是出了一趟绣楼,游了一次园,做了一个梦“想幽梦谁边?和青光暗流转”结果却慕色而亡,被相思害惨,倒让人慨叹“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吟无人之处”也许是正理,后来的结局也不过是汤显祖的浪漫主义作祟。无端地,又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费尔米纳,想起扁桃树下绣花绷子上的那摊可笑的鸟粪,想起阿里萨“我一直为你保持童贞”那句荒诞的谎言,想起结尾那句阿里萨早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这样一路想下去,思虑逐渐陷入了混沌之中。

    学生时代,我曾经非常关注女权主义,或曰女性主义。第一位创造这个词的是厄蓓汀•欧克雷,在她出版的期刊女市民上以此自称;第一位发表女权宣言的是奥伦比•德•古日,她以生命祭奠了女性的基本人权;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一辩抨击了卢梭在妇女问题上的偏见,被称为真正的“世界妇女运动的鼻祖”为了平等,为了工作,或者就是为了走出绣楼,无数可敬的女子做出了可歌的奉献!今天的女子虽说也有不曾被完全平等看待的时候,可是毕竟已享受到了先驱者艰苦争取来的权力,所以女子们越来越多地卷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自然,我们是不想再走回绣楼的。可是,我们要走到哪里去呢?我们从容吗?我们优雅吗?我们幸福吗?

    其实,想了这么多,我也是没有答案的。我只知道,答案绝不在是否走出绣楼。我只知道,现代女子拥有的越来越多,脚步越来越快,身心却越来越疲惫。我只知道,如今的生活不全是我们当初想像的样子,古代的绣楼也不全是我们如今想像的样子。我只知道,我曾经在一段时光里揣想过绣楼里的女子,而如今越来越怀念那一段时光里的我:坐在岁月深处,把心绣成一朵静美的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