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突破与崩塌(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显示和管理储存在电脑里的电子数据,“图标”是象征性的图像,比邮票的面积稍小,只要用一个特殊的设备,就能把文件放到文件夹图标“里面”,研究中心的极客把这个设备称为“鼠标”。在屏幕上编辑文件时,还能直接用鼠标移动光标。要删除某个文件或文件夹时,只要用鼠标把想删除的文件图标“拖”到一个长得像垃圾桶的图标那里,然后“扔”进去就可以了。比起以前黑色屏幕上显示的绿色字符,这种“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interface,GUI)无疑是颠覆性的创举,不亚于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

    施乐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对公司的决定非常不满,施乐高层居然同意让史蒂夫和苹果公司员工来参观如此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研究员发现,在美国东部的施乐高层对于生产电脑并不感兴趣,他们更愿意生产复印机以及与王安公司竞争的文字处理机。直到1981年,施乐才推出第一台使用了新技术的电脑“施乐之星”(Xerox Star),不是卖给个人的,而是卖给企业的,每台售价为1.6万美元,至少要买3台才能搭建起网络系统,因此企业至少要掏将近5万美元,才能让电脑在办公室运转起来。最终这款电脑的市场反应平平。

    史蒂夫意识到,施乐的图形用户界面为电脑进一步的个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屏幕上的图标能让电脑操作变得易如反掌。以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晦涩深奥的指令,用户要跨越层层障碍才能获得想要的运算结果。如果用图标来取代指令,用户只需滑动鼠标就能轻松操控图标,运用电脑的数据处理能力将变得易如反掌,就如同从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或者与一位智者聊天。如此轻松的交互方式让史蒂夫的终极梦想成为可能,那就是为普通人打造一台真正的个人电脑,史蒂夫把这样的电脑比喻为“大脑骑的自行车”。拜访了施乐后,史蒂夫仿佛获得了重生,他要把这项技术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史蒂夫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才能在苹果公司体制的条条框框下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项目野心勃勃,除了史蒂夫,苹果公司没有其他人能想出如此宏伟的计划,也没有人会把这个项目搞得如此复杂。这条漫漫长路充满了崎岖坎坷,沿途还有很多牺牲品,路的终点是1984年麦金塔电脑的问世。

    拜访了施乐公司后,史蒂夫彻底放弃了Apple III的开发。他逐渐意识到,Apple III不过是对Apple II的改良,因此渐渐失去了兴趣,把注意力转向了别的地方。拜访了施乐后,他下定决心要把施乐的技术应用到一台已经在开发中的电脑上去。这台机器是为财富500强公司量身定制的,能满足500强公司的大负荷联网运算需求,Apple II和Apple III都无法处理如此密集的数据量。

    这台机器叫丽萨,从1978年年中就开始酝酿了,不过进展一直不明显。1980年年初,史蒂夫获得了丽萨项目的绝对控制权,丽萨团队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史蒂夫告诉团队成员,丽萨将成为第一台使用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他们有机会创造历史。比尔·阿特金森是丽萨项目的主要软件架构师,史蒂夫问阿特金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施乐的技术转化为丽萨能用的软件,他回答半年时间就够了,然而实际开发却用了将近3年时间。显然,史蒂夫不是苹果公司唯一一个高估开发实力的人。

    史蒂夫领导丽萨项目的时间不长,却暴露了他所有的缺点,他无法调和公司的要求与自己野心之间的矛盾。苹果为丽萨选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企业,史蒂夫却只关注个人用户的使用体验。从长期来看,史蒂夫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几年以后,操作简便的个人电脑迅速占领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市场,然而短期来看,情况却并不乐观。他对于企业和机构的特殊需求视而不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丽萨“桌面”界面的图标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