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安拉的花园(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矛盾的综合体,所以才会把会议搞砸。他创建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但又不希望别人仅仅把他看成商人。他渴望导师给予指导,但又讨厌有权有势的家伙。他服用迷幻药,经常赤脚走路,穿着邋遢的牛仔裤,喜欢公社式的生活,但又狂热地迷恋着制造精良的德国跑车,热爱在高速路上飙车的感觉。他希望支持慈善事业,但又讨厌大多数慈善机构的低效无能。他极度缺乏耐心,认为唯一值得花力气去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需要好几年才能解决的难题。他信奉佛教,却又是个顽固不化的资本家。他傲慢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随意地斥责比他更聪明、更有经验的专家,但是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在营销方式上的弱点。他有时极度粗鲁无礼,事后又会幡然悔悟。他有时固执己见,但同时又渴望学习。他已经离开了会议室,但又决定回去道歉。在“安拉的花园”,他展现了所有傲慢、无理、丑陋的行为,在描绘史蒂夫·乔布斯的书中必然会提到这些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地展现出人性中更为温和的一面,然而大众往往并不知道。要真正了解史蒂夫,了解他令人不可思议的心路历程,了解他所经历的转变,就必须要认识、接受他的两面性,并且把这两面结合起来。

    他是个人电脑产业的领袖和代言人,然而当时他还只是个小伙子,只有24岁,所受的商业教育还不多。史蒂夫最大的优点与最大的弱点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在1979年之前,他的弱点还不足以阻碍他的成功。

    之后的几年,史蒂夫矛盾的个性所带来的影响慢慢显现。他的优点造就了苹果的拳头产品:1984推出的麦金塔电脑(Macintosh);他的弱点造成了苹果公司的混乱局面,仅仅一年后,他就被逐出了公司。离开苹果后,他的弱点又导致他极力想为NeXT公司打造的创新型电脑产品以失败而告终。他的弱点也让他远离了电脑产业的核心,一位好友甚至称他已经“过气了”。史蒂夫的这些弱点极大地影响到了他的商业声誉,以至于1997年他出人意料地被请回苹果公司时,甚至是评论员和同僚们都觉得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疯了”。

    不久以后,他却上演了商业史上最壮丽的王者归来,带领苹果打造了一系列让人眼前一亮的划时代产品,也使这家行将就木的电脑生产商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最令人敬仰的公司。如此转变不是一个偶然的奇迹。离开苹果的那些年,史蒂夫·乔布斯学会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控制自身的弱点。然而,关于史蒂夫的那些传说中,都没有描绘这一点。在大众的印象里,他就是一位独裁的暴君,拥有把产品点石成金的魔力,同时又是个十足的混蛋,没有朋友,缺乏耐心,也不遵守道德底线。他出生时就是天才与混蛋的结合体,终其一生都是如此。

    如果史蒂夫一直保持着在“安拉的花园”表现出的个性,1997年重掌苹果后,他绝不可能扭转乾坤,绝不可能带领这家庞大、复杂的公司慢慢变革,最终走向辉煌。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与公司一样非常复杂,我还没见过有哪位商人像史蒂夫那样经历如此重要的成长与转变。个人的转变当然是渐进的,每个成年人应该都有体会,我们穷尽一生与自身的天赋和缺陷做斗争,学着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天赋与缺陷。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成长过程,但成长的结果并非成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史蒂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控制那些会阻碍成功的弱点。那些弱点并没有消失,也没有被优点所取代,只不过他学会了如何管理自我,如何控制自己的天赋与不足,可能并不是控制全部,但至少能控制大部分。要了解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这些转变能促成苹果的东山再起,就必须要全盘考虑史蒂夫在那个12月的下午,在“安拉的花园”表现出来的所有矛盾个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