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6.二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霍香梅就退缩了。可是之后许三郎知道霍香梅没有请大嫂过来,有点生气,毕竟那再不好,也是他阿嫂,也比旁人要亲的。

    在霍香梅好声好气的说,等制好茶了再送些给大兄大嫂吃之后,许三郎的脸色才有些好转。不是第一天知道自家妇子和阿嫂合不来,所以许三郎也只能自己郁闷一会了。

    还好,去请的妇子都纷纷表示很乐意过来,不过明天上午要春祭,得春祭之后才有空。之后的每一天早上都得先忙完朝食让汉子们吃完下地之后,才能有空儿。

    霍香梅表示这不是事儿,她也得忙朝食的。

    回来后霍香梅和霍老爹忙着把采摘回来的鲜叶铺开在大撮子、大簸箕上面晾晒。等许三郎回来,也加入其中。

    家里以前为了晒野菜干芦菔干编织的大撮子和大簸箕有十几只,足够今晚拉回来的鲜茶晾晒了。

    一张张大撮子和大簸箕架在特意找许大郎做的嗮架上,把做吃食的那间屋子塞得满满的,还有好些放不下的,只好搬一部分到霍老爹的屋子去。

    几个娃都好奇的看着姥爹阿爹阿娘忙里忙外的,跟在后面,从架子里钻来钻去的。

    “你们先到一边去,转得阿娘眼都花了。”,霍香梅一转身就不小心碰到一个娃,有时还是两三个,这心情就控制不住浮躁起来了。已经忙得晕头转向的了,孩子还来添乱,好想抓狂。

    霍老爹赶紧把几个娃拉到一边,“等你们阿爹阿娘忙完了,你们再过去玩耍。”。

    几个娃都是会看人脸色的,看到阿娘的黑脸,姥爹和阿爹都不敢说话了,也赶紧乖乖的站好,不过问题还是不少,“姥爹,这是昨晚的那些难吃的茶叶吗?”、“这茶叶那么难吃,为嘛还要做?”、“姥爹,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苏畅说很贵的,值很多糖。”……

    霍老爹开始耐心的一一解释,后来也顶不住七个娃的发问了。

    许三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把几个娃都赶去睡觉,“就算明天放假,要春祭,可你们不想早点起来看热闹吗?早睡早起,大娃快带阿弟阿妹去睡觉。这茶架子就在屋子摆着,甚么时候都能看。”。

    大娃几个看阿爹不可违背的样子,只好听话的回屋子了。

    让霍老爹和许三郎继续铺开鲜叶,霍香梅得赶紧做明天春祭要用的黍米小麦豆干饭,还是像去年一样,用绿色的菜汁把它们一部分染成绿色,另外家里有红芦菔,弄个红色的,留一部分小麦做的是黄色的。

    三种颜色的豆干饭,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摆在篮子里,好看极了。

    ……

    第二天,霍香梅还特意从屋子后的菜园子里摘些雨后薄荷叶子加上去做装饰。另外家里还干煎了些鱼干仔、腊肉之类的装满另一个篮子。

    这次的春祭,家家户户摆上长板案的吃食明显比去年的要好很多了。

    里正和父老们都笑开了颜,这代表新村村民的日子会一天天的好起来的,过去的灾难将不再存在。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祭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春耕……

    许三郎带着请来的汉子去育秧地把秧苗,再去地里插秧。手把手的教会前来学习的汉子们,他们都买了许家的种子。这次怎么也得先学会了再回家种。

    许王大荷、黄小玉几个妇子则到许三郎家跟着霍香梅一起制绿茶,炒青、揉捻、烘干,一步步的来。

    那一百多斤的鲜叶,很快的就在她们手中成茶。

    妇子们都很惊讶,原来茶还可以这样制作的。这并不难,尤其是对于这些整天耗在堂前做吃食的妇子来说,把握火候对于她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她们来之前,就和霍香梅商定,霍香梅把制绿茶的法子教给她们,她们也可以自己去买茶叶制茶,不过都得等明年。虽然如此,但帮忙干活一天能有二十个铜子,还能学到方子,几个妇子都觉得很划算的。

    毕竟这方子如果保存得好,可以代代的传下去的。只是有点遗憾,今年不能卖茶了,不过人总不能太贪心的,不是吗?知足者常乐……

    其实这样对于许三郎来说,是无奈之举的。可以的话,他完全不想把方子教给除了许家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可是谁叫自家的劳动力少呢……

    一天下来,霍香梅累得腰直不了,十只手指头都发麻。可是看到那些阿嫂小娘子,还精神奕奕的样子,真的是羡慕妒忌。

    黄小玉几个再次肯定,许三郎家的甚么都好,就是太娇气。一天下来,就她歇得最多。如果不是她家请人干活的,是她给人家干活的,估计一个下午下来,人家就不想要她了。

    还好双方都保持着笑容,没有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否则真的得尴尬了。

    霍香梅把制好的绿茶放进大木桶里密封好,等这一批的茶都制好了,再去石匠家弄一个石搌回来做茶饼。毕竟是要带到西域去的,茶饼更加方便带,所占空间也少很多。

    而且茶饼煮的茶味道更浓,就许三郎的口味,都表示喜欢浓的,估计是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这样。所以这散茶制成茶饼就是必须的了。

    ……

    一直忙到酋时初,采茶的人又带一批鲜茶回来,比昨天还要多。几个妇子帮忙把所有的鲜叶都晾晒开才家去。

    等许三郎和霍老爹家来,已经是天黑以后了。抹黑把八亩水田都插上稻秧了,明天还得忙粟和黍的。

    夜晚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春雨,一直到早上天放晴都没有停下来的意头。

    飘飘洒洒的小雨,点滴滴滴的击打在屋顶上,顺着屋檐留下来,形成一层剪不断的雨帘。

    对于士子们来说,也许可以闲庭静听春雨声,沉思家国天下事。

    对于农人来说,春雨贵如油,能遇上一场及时雨真的是老天爷的惠赠。

    可是这春雨如果能下在春祭前,或者是农忙后,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所以面对着这春雨,霍香梅是发愁了。制茶不用晴天,可是采茶要啊!今天家里本来还要种粟黍的,也不知到这雨甚么时候是个尽头。

    许三郎拿出牛衣,边穿边对霍老爹说,“阿爹,现在还下着雨,你就不要出去了。我去就行了。”。

    霍香梅赶紧制止,“三郎,外面还下雨,你还要去地里插秧?着凉了怎么办。”。

    许三郎道,“这时节也顾不上了,哪家不是冒雨插秧的。错过了时候,后面会耽误粮食的收成的。这可耽误不起的……”。

    霍香梅也没办法让雨不要下了,只好说,“那你等等,我先煮一锅姜汤,你喝一碗再出去。至少能顶顶寒气。”。

    许三郎见自家婆娘执意如此,只好应道,“唯唯。你多煮点,我带些去给过来帮忙的汉子。”。

    ……

    许三郎喝过姜汤,把刚刚脱下来的牛衣又穿上去,带上斗笠,一边提着装着瓦罐姜汤的小篮子,一边手拉着大黑就冒着雨出去了。

    在那密密麻麻的的细雨中,很快就不见他的影子了。

    ……

    一会,那几个过来帮忙的妇子都撑着簦,提着裙摆,踮着脚尖过来了。

    “真的太麻烦各位嫂子还有娘子了,这样的雨天,出门实在是不方便得很。”,霍香梅让他们把带过来的簦放在屋檐下晾干。

    黄小玉道,“只要不影响制茶,其他的都好说。”。

    “那倒是,再说了,咱们家就几步路,有簦呢,不用担心下雨的问题。就是家里的汉子们要下地不方便。”,许王大荷用手拧拧裙摆的水。

    霍香梅赶紧给各人都装上一碗的姜汤,“大家先喝一碗姜汤,去去寒气,暖暖身子。下雨不会影响制茶的,慢慢来,不着急。还有衣服如果太湿的阿嫂,可以先换上我的。”。

    大家都摆摆手,表示不用换。

    霍老爹早在这些妇子娘子过来的时候,就避开去几个娃的屋子了。主要是这些妇子娘子都是雨中过来的,多多少少有点淋湿身子了。霍老爹虽然年纪大了,可也不好和她们待在一块儿。几个娃这些天不用去塾里,老爹干脆和他们作堆了。

    等喝过姜汤,大家就忙开了。昨天是第一天,还会出现错乱的事情,今天已经完全熟练了。分工恰当,很快的就把一锅锅的鲜茶给炒青了。

    接下来是揉捻,才是细致的功夫。不过几个妇子有说有笑的,东家长、西家短,这时间就过得很快了。手中的活也没停,她们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等夕食前,许三郎全身湿漉漉的回来,她们都已经把今天的分量给弄好了。

    那些去采茶的人还没回来,霍香梅让她们先家去做夕食。毕竟家中有老有小的,汉子们都在地里劳作了一整天了。

    像许三郎家,中间都是霍老爹去送吃食的。

    为了赶时间,插好秧,多产几斤粮食,地里刨食的汉子也是拼的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